2月7日,立春刚过,年味没有散失。陕西商洛市洛南县晴空万里,虽北风阵阵,空气中已带着暖意。正午12点,由洛南县人社局安排的“点对点”外出务工专车行将起程。三十余名农民工背上行囊,接过暖心大礼包,坐上了开往南京的专车。
50岁的曹永杰坐在后排,正和老乡说说笑笑,唠着家常。见记者过来,很快打开了话匣子。“曾经在家开水果店,生意欠好,收入不稳定。上一年参与县里安排的招聘活动,找到了在江苏做汽车座椅滑道的作业,一个月能挣七千元左右,还包吃住,比自己经商强多了!”
儿子读高中,妻子没有作业,作为家里的顶梁柱,曹永杰现在分外注重收入的稳定性。“咱们有力气,能喫苦,希望能好好干下去,多赚钱。”说到政府安排的专车服务,他更是连连称誉。“咱们这儿没火车站,曾经外出,要跑到其他县坐车,到站还要持续倒车,费事得很。现在从家过来也就二十来分钟,到了就直接把咱们送到公司,要害仍是免费的,真是省心又省钱!”曹永杰和老乡们笑开了花。
张武本年39岁,家里有3个孩子,别离上高中、初中和小学。“曾经没啥技能,在家里打点零工,赚钱不多,压力可不小。”一次偶尔的时机,他在网上看到县里正在安排免费的技能训练。“想着学点技能总是好的,能有时机找到薪酬更高的作业,政府安排的也不怕上当受骗。”他马上报名,学习叉车技能,半个月后便考取了证书。现在张武在南京一家物流公司作业,“除掉自己的花费,每个月还能给家里寄5000块钱,一家老小够用了!真是就像车上标语说的,‘转变观念路子宽,走出家门财路广’。”张武对现在的作业很满足。
专车上,年青的王嘉毅看上去分外振奋。在本年苏陕劳务协作招聘会上,他和姑姑冀红霞找到了在南京格力空调作业的时机。这位刚满22岁、中专结业、汽修专业的少年,踏上了离家远行之路,自傲而达观。“先适应环境,赚点钱,今后有时机再干本专业的作业。”“南京是个好地方,信任本身一定能干出成果!”想到未来,王嘉毅为自己加油打气。
近年来,陕西、江苏人社部分展开常态化劳务协作,两省结对市县安排线上线下招聘活动,展开“一站式”暖心工作服务,加大“点对点”直达运送作业力度,让务工人员完成了“出家门、上车门、进厂门”,再无后顾之虑。
窗外,一座座山峦掠过,故土正一点点远离。8号上午,专车抵达江苏省零工商场。榜首次乘坐专车的张敏霞没想到,有这么多人在迎候他们。“还给咱们发了大礼包,里边有被子、洗漱用品,带咱们吃了到南京的榜首顿饭,免费送咱们到公司,太交心了!”正如张敏霞的微信昵称所说,新的一年,日子将春暖花开。